“双节”假期,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行动,明确细化各项重点防范举措,围绕“保安全、保畅通、保服务”目标,认真谋划中秋国庆假期行业安全生产、值班值守、应急处置、保通保畅等重点工作,做到早研判、早部署,有效落实各项任务举措,实现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,未发生大面积拥堵及旅客滞留现象。
一是全力保障路网安全畅通。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聚焦“三口两端一点”(收费站、服务区、重要枢纽位置出入口,重点桥梁、隧道两端和易拥堵点),动态预置保通驻点,并暂停所有涉路施工作业。联合高速交警、清障单位,实行“2+3”路警联勤模式(1台巡逻车,1台清障车,交警、路产、清障3个部门人员),实时救援故障车辆。坚持每日与公安部门研判,联合发布公告,采取货车错峰上路通行管控措施,加大对货运车辆的安全管理。
二是严抓重点车船管控。依托省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服务平台,24小时对人、车、企实施事中事后监管,并建立日通报机制,督促地市及时认领、核查、处置违规告警信息。针对发往或途径杭州市营运车辆实施电子围栏动态监控,对包车(旅游)客运标志牌有效期超过10天或营运里程大于2000公里的客运包车每日核查,发现异常车辆及时处理。强化库区、景区码头等水上涉客运输船舶管理,组织对客船、渡船以及“夜游船”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,加密巡航频次,有效保障船舶运输安全。
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。省级成立8个督导检查组,采取“问题导向、明查暗访”等方式,不间断对分包地市开展督导检查,每日反馈督导检查情况。各地结合工作实际,分别成立专项督导组,深入一线开展明察暗访,层层压实安全责任。全省交通执法部门深入开展出租车市场、客运市场专项整治及跨区域治超“百日攻坚”专项行动,聚焦重点场站、旅游景区等执法严管点位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。郑州、洛阳、三门峡、许昌、济源示范区在假期期间开展跨区域联合治超行动,及时查处各类超限超载车辆。
四是强化运输服务保障。联合公安、气象部门发布出行服务保障指南,通过央视新闻网、河南交通广播等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实时向公众发布路况信息;组织各高速运营单位设置“三秋”机收运输车辆绿色通道,积极为农机车辆提供通行费优惠服务,并在服务区设置“红马甲”便民服务台,投用充电站、充电桩、换电站,更好满足广大司乘人员高峰时段出行需求。南阳市高效完成中原迷笛音乐节期间运输保障任务,共计派出800余台次公交车,免费为游客提供接驳服务。
五是时刻做好应急准备。联合省公安厅、气象局等6部门建立恶劣天气公路联防联动机制,规范完善跨部门监测预警、会商研判、预警发布和响应处置措施。针对假期持续降雨过程,每日不少于3次转发气象预警信息,加大临水临崖、易滑坡及易水毁路段巡查频次,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。各级认真落实关键岗位人员24小时值班、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日报告制度,安全生产、运输管理、执法监督部门每天安排专人在岗在位,实现各项工作不断档。